對抗 #戰鬥藍,只有 #護台黃。既然不服,就來辯吧!
昨天趙少康董事長親自回應關於 #駐美代表處名稱 的問題,對於能理性探討台灣外交議題的人,儘管立場我無法認同,但我仍給予肯定。
然而也因為立場不同,既然台灣有許多年輕人都很關心台灣外交的下一步,我在此正式邀請趙少康大哥及戰鬥藍成員,來場 #三對三公開辯論 吧!
題目就是大家很關心的:「 #台美關係的下一步」。
戰鬥藍有72名成員,包括中央及地方民代,我想從72名挑出3名應該不難吧?
簡單說一下為何希望進行這場辯論。
中華民國派跟台灣派(Republic of China vs Taiwan),一直是台灣外交上一直無法說清楚的路線之爭。
馬英九執政時,言必稱中華民國。綠營執政時,又希望強調台灣一詞的份量。事實是,台灣已經三次政黨輪替,未來無論如何,總是有可能會再次政黨輪替。
問題來了。
對前線的台灣外交官來說,#國家認同 無所適從。自我介紹時,究竟要用Taiwan還是ROC,內心必然經過一番掙扎。
對國外政要來說,更尷尬。國際友人總會問:「你們到底希望用什麼名稱被認識?」˙
簡單說,這個總統喜歡用Taiwan,下一個總統改用中華民國。這樣的模糊及困擾,造成台灣的外交老是無法向外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訊息,也就是我們的國名到底要用哪一個。
而目前在國際上,美國及歐盟都有所謂「一中政策」。而這個一中政策,跟中國的「一中原則」並不相同。
以駐美代表處更名來說,這是美方內部即可決定的事項,並不會動搖到美方的「一中政策」。
當然,中國會反對。但說實話,台灣做哪件事,中共不會反對呢?台灣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大選,中共也會叫囂啊,難道台灣因為這樣而不選總統嗎?
駐美代表處更名有其指標性意義,它傳遞出「台灣社會的主流想法,是希望以Taiwan這個名字被認識」。特別對於台灣年輕人來說,Taiwan 這個名字,當然比中華民國更具有認同感。
當然,短期內要美國跟台灣建交,有其困難。但外交著重務實,目前能夠做的,我們先做。駐美經文代表處(TECRO)改成台灣代表處(TRO),就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。
我還有許多想法,願意跟趙少康大哥及戰鬥藍的朋友們分享。這些,就留到辯論場合上講吧!
親愛的戰鬥藍朋友們,一起打球了!